|
補題東都善惠師禪齋 / 作者:梅堯臣 |
香象紅蕖坐,花盆白石臺。
上公金印去,王子玉馳來。
心是寒缾水,明無寶鏡埃。
世人何擾擾,時為一言開。
|
|
補題東都善惠師禪齋解釋: 詩詞:《補題東都善惠師禪齋》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香象紅蕖坐,花盆白石臺。
上公金印去,王子玉馳來。
心是寒缾水,明無寶鏡埃。
世人何擾擾,時為一言開。
中文譯文:
一頭香象坐在紅蕖上,花盆擺在白石臺上。
高官的金印離去,王子騎著玉馬而來。
心境如同冰冷的缾水,明亮無塵的寶鏡。
世人為何紛亂不安,只需一言即可開啟時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禪齋的景象,并通過對比和隱喻表達了一種思考和啟發(fā)的意味。
詩中的禪齋是一個靜謐的場景,有著紅蕖和花盆,以及白石臺。紅蕖象征著美好和純潔,花盆和白石臺則增添了禪齋的雅致和寧靜。
首先,詩中提到了高官的金印離去,王子騎著玉馬而來。這是對世俗權力和尊貴的描繪,暗示著世間的變幻和無常。金印的離去代表著權力的消逝,而王子的到來則象征著新的權力崛起。這種變動讓人感嘆世事無常,權力和地位都是暫時的。
接著,詩中描述了心境如同冰冷的缾水,明亮無塵的寶鏡。這里用冰冷和明亮的形容詞來形容內心的狀態(tài),寓意著作者的心境清凈而冷靜。寶鏡象征著心靈的明澈,沒有塵埃的存在,意味著作者的心境純凈無染。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人紛亂不安的疑問和思考。他認為世人為何如此紛亂,而只需一言即可開啟新的可能和機遇。這里的一言可以理解為一種啟發(fā)或領悟,通過簡潔的表達點明了人們追求內心寧靜與解脫的方向。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禪齋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比描繪了世俗的變幻和內心的寧靜。作者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思考,并提出通過領悟和啟發(fā)來尋求內心的平靜和解脫。這種表達方式簡潔而深刻,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