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沖雅上人亦草書并詩 / 作者:梅堯臣 |
經月不出戶,堂上多綠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來。
來從青山下,手把紈素裁。
筆草數行字,瘦蛇起春雷。
渴墨未散霧,屈角麟欲開。
裝為兩大軸,置我并瓊瑰。
懶瞠長須奴,掛壁不掃埃。
智永與懷素,其名久崔嵬。
師今繼此學,入神在徘徊。
未料輒以我,便比和羹梅。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
|
答沖雅上人亦草書并詩解釋: 《答沖雅上人亦草書并詩》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經過了一個月都不出門,堂上長滿了綠苔。
突然有一個方外的客人,衣衫蓬亂地來到稻田邊。
他從青山下來,手里拿著精美的布料。
用毛筆寫下幾行字,像瘦弱的蛇兒發出春雷般的聲響。
墨水還沒干,紙角就像麟欲展開般翹起。
這些字被裝在兩個大卷軸中,放在與瓊瑰并置的地方。
我懶散地瞥了一眼這位長須老人,掛在墻上卻不打掃塵埃。
智永和懷素,他們的名字久已嶄露頭角。
現在他們的學問由這位老師傳承下來,我陷入了沉思。
沒想到他竟然把我比作和羹中的梅花。
我內心常常感到苦澀,怎么可能得到這樣的贊譽。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方外客人來到梅堯臣的家中,用草書的形式寫下幾行字。梅堯臣對這位客人的學問和才華感到敬佩,但同時也對自己的才能和名聲產生了一些自卑之情。他表達了內心的苦澀和不滿,認為自己無法與智永和懷素相提并論。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方外客人的到來和他所展示的草書技藝,展現了梅堯臣對于高超藝術的贊嘆之情。他對這位客人的學問和才華深感敬佩,同時也表現出對自己才能的懷疑和自卑。這種自我比較和自省的情感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內心的矛盾和思考。
梅堯臣在詩中提到了智永和懷素,他們是宋代著名的書法家,被譽為草書的宗師。通過將自己與這兩位大家相提并論,梅堯臣表達了對自己才華的質疑和不滿。他認為自己無法與他們相比,感到自己的學問和成就遠不及他們。這種自我懷疑和自卑的情感在詩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梅堯臣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通過與方外客人和兩位書法家的對比,他表達了對自己才能的懷疑和不滿,同時也展示了對高超藝術的敬佩和贊嘆之情。這種矛盾的情感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深意和思考,令人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