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祖擇之惠黃雀鮓 / 作者:梅堯臣 |
李白勸爾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吳宮燕。
爾不聽此言,禍患今乃見。
吳火時雖無,越羅日生變。
空知稻粱肥,豈悟杯盤薦。
我不聞爾聲,謬成先生饌。
咀嚼勿言非,雉雁猶充膳。
|
|
答祖擇之惠黃雀鮓解釋: 《答祖擇之惠黃雀鮓》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李白勸爾莫逐炎洲翠,
亦莫近吳宮燕。
爾不聽此言,禍患今乃見。
吳火時雖無,越羅日生變。
空知稻粱肥,豈悟杯盤薦。
我不聞爾聲,謬成先生饌。
咀嚼勿言非,雉雁猶充膳。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的回答,回應了祖擇之對岳陽樓上的黃雀鮓的詩詞。梅堯臣以李白的口吻,勸告祖擇之不要追求那些珍貴的食物,比喻不要追逐虛榮和享受奢侈的生活,而是應當追求高尚的道德和真理。詩中暗示,渴望貪圖名利和享樂的人最終會遭受禍患,而那些看似平凡而簡樸的生活方式卻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賞析:
這首詩詞以李白的名義,表達了作者對奢華享樂的追求的批評和對簡樸生活的贊賞。通過對吳宮燕(指吳國美女)和炎洲翠(指炎帝的后人)的勸告,作者向讀者傳達了追求虛榮與享樂的行為是危險的,它們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
詩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和比喻,如吳火和越羅,暗示了即使沒有直接的危險和災害,追求奢華生活也會導致社會和個人的變故。而稻粱肥和杯盤薦則象征著名利和享受,在這些物質享受中迷失了真正的價值。
作者最后以“我不聞爾聲,謬成先生饌”表達了自己對這種追求的否定態度,認為這種追求是錯誤的,就像是把錯誤的事物當成美食來享受一樣。最后一句“咀嚼勿言非,雉雁猶充膳”則暗示了雖然這些奢華享樂是錯誤的,但仍有人愿意接受并滿足于它們,就像是將雉雁作為食物來享受一樣。
整首詩詞通過對追求和享受的批判,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和追求道德真理的推崇。它提醒人們要遠離虛榮和浮華的誘惑,尋求真正的內心滿足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