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永叔集古錄目 / 作者:梅堯臣 |
古史書不足,磨璞鐫美辭。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嶧山字苦隳。
西漢都無半畫在,黃初而上猶得窺。
下及隋唐莫可數(shù),奇言偉跡恐所遺。
信都力黏大小軸,集十為秩仍第之。
隨目證訛甲癸推,青編是非皆究知。
有益於古今不疑,碑雖滅絕事弗移。
後人覽錄尚若披,信都用意無窮期。
天灰地燼乃終畢,信都信都名愈出。
|
|
讀永叔集古錄目解釋: 《讀永叔集古錄目》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古代歷史書籍的缺失和殘缺不全的情況,以及讀者通過閱讀《永叔集古錄目》一書,能夠窺見古代文字和歷史的珍貴之處。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古史書不足,
磨璞鐫美辭。
周宣石鼓文已缺,
秦政嶧山字苦隳。
西漢都無半畫在,
黃初而上猶得窺。
下及隋唐莫可數(shù),
奇言偉跡恐所遺。
信都力黏大小軸,
集十為秩仍第之。
隨目證訛甲癸推,
青編是非皆究知。
有益於古今不疑,
碑雖滅絕事弗移。
後人覽錄尚若披,
信都用意無窮期。
天灰地燼乃終畢,
信都信都名愈出。
這首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古代史書的缺失和殘缺不全展開。詩中提到了一系列歷史時期,包括周、秦、西漢、隋唐等,指出這些時期的文字材料已經(jīng)損失殆盡,只能通過零散的遺跡和碎片來窺見古代的風(fēng)貌。然而,作者提到《永叔集古錄目》,表達(dá)了對這部書籍的贊賞,認(rèn)為它猶如璞玉一般,經(jīng)過雕琢和精選,展示了珍貴的古代文獻(xiàn)和歷史信息。作者將這部書籍比喻為信都(即價值連城的寶物)。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古代史書的缺失和對《永叔集古錄目》的贊賞,表達(dá)了作者對歷史文化的珍視和對古代文字遺存的關(guān)注。這首詩詞呈現(xiàn)了一種對歷史的懷念和對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性的思考,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永叔集古錄目》這本書的推崇和對讀者通過閱讀書籍所獲得的知識和啟發(fā)的期望。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述了古代史書的缺失和殘缺不全,同時表達(dá)了對《永叔集古錄目》這本書的推崇和對歷史文化的珍視。它引發(fā)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思考,強(qiáng)調(diào)了書籍的重要性以及通過閱讀書籍所獲得的知識和啟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