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報本簡長老 / 作者:梅堯臣 |
比泛苕溪來,初逢卞山雨。
雨收精舍出,喜與高僧語。
門臨水若監,萬象皆可睹。
清凈欲誰鄰,野蓮無處所。
|
|
訪報本簡長老解釋: 《訪報本簡長老》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比泛苕溪來,初逢卞山雨。
雨收精舍出,喜與高僧語。
門臨水若監,萬象皆可睹。
清凈欲誰鄰,野蓮無處所。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梅堯臣拜訪報本寺的長老的情景。他泛舟在苕溪上,突然遇到了下雨,雨停后,他來到了報本寺,與一位高僧進行了交談。寺門臨水,宛如一座監獄,但門內的景象卻是如此廣闊多樣,可以觀察到萬物的變化。梅堯臣感嘆這樣的清凈境地,卻不知道還有誰能與他共享這份寧靜。他提到了野生蓮花,暗示著他自己的心境,無法找到一個真正寧靜的歸宿。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山寺的景象,同時抒發了梅堯臣內心的感受。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的對比來表達作者對于清凈境地的向往和思考。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泛舟苕溪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不可預測性。下雨的突然降臨增添了一絲戲劇性,也凸顯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
接著,詩人來到報本寺,通過描述寺門臨水的景象,寓意著世俗的束縛與人心的囚禁。然而,詩人又指出寺門內的景象卻是豐富多彩的,萬象皆可觀察。這種對寺內外景象的對比,呈現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地,表達了作者對于清凈境地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詩人提到了野蓮,象征著自然中的純潔和寧靜。詩人不禁思考,這樣的清凈境地,又有誰能與他共享呢?這表達了作者對于尋找心靈歸宿的渴望和困惑。
整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寺廟和自然景物的對比,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內心世界的思考和渴望。這首詩以其清新的意境和哲思的內涵,展示了梅堯臣的詩才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