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秋鴻送劉衡州 / 作者:梅堯臣 |
秋鴻整羽翮,去就自因時。
往春南方來,遂止天泉池。
天泉水清泚,鴛鷺日追隨。
蒲藻豈不樂,江湖信所宜。
今朝風色便,暫向衡陽歸。
洞庭逢葉下,瀟湘先客飛。
渚有蘭杜美,心無稻粱卑。
罾繳勿爾念,鷹隼寧爾窺。
煙波千萬里,足以資盤嬉。
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歧。
|
|
賦秋鴻送劉衡州解釋: 《賦秋鴻送劉衡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的雁整理羽翼,離去或者歸來都是隨著季節的變化。它來自南方的春天,最終停留在天泉池。天泉的水清澈明亮,鴛鴦和鷺鳥一同追隨著它。蒲草和水藻豈能不歡樂,江湖也正是它們的合適之地。今天的風景宜人,我暫時要回到衡陽去。在洞庭湖畔遇到飛落的楓葉,早已有人先我飛來。水渚上有美麗的蘭花和杜鵑花,而我的心卻沒有絲毫的奢求。捕魚的罾網請不要再提,猛禽也請不要再窺視。煙波浩渺綿延千萬里,足夠供給我們嬉戲游玩。站在山峰前,思念著太陽的回歸,藍天之中生出了分道揚鑣的路。
詩意: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雁作為主題,描繪了雁的離去和歸來,以及它們在天泉池停留的景象。詩人通過雁的旅行來表達自然界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他描述了秋天景色宜人的衡陽,以及洞庭湖上的美景。詩人的心境淡然,不追求物質的享受,以自然景觀為樂,對于捕魚和狩獵并不感興趣。他在煙波浩渺的景色中感受到快樂,并思念著太陽的歸來,但藍天上的路卻分道揚鑣,給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賞析:
《賦秋鴻送劉衡州》通過描寫秋天的雁的遷徙和景色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如天泉池的清澈水波、鴛鴦和鷺鳥的追隨,洞庭湖上的楓葉和水渚的蘭花杜鵑,煙波浩渺的景色等,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變幻。詩人通過這些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大自然規律的體悟。
詩人的心態平和淡然,不追求物質的享受,而是以自然景觀為樂,對捕魚和狩獵并不感興趣,體現了他的超脫和清高。詩人借鑒了傳統詩詞中的意象和表達方式,同時也注入了自己的感悟和情感,使詩詞充滿了個人的獨特性和情感色彩。
整首詩詞以秋天的雁為主線,通過描繪雁的遷徙和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了對自然界規律和美景的贊美,以及對生活中追求簡單和純粹的態度。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載體,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賦秋鴻送劉衡州》通過對秋天雁的遷徙和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詩人自身的情感和思考,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簡單純粹生活態度的追求。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和對生活的深思,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生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