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二古木陰 / 作者:梅堯臣 |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豈不愛高陰,奈此性所秉。
千重葉薈翳,誰愿憩日永。
|
|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二古木陰解釋: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二古木陰》是宋代詩人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古老的樹木的陰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清涼陰影的喜愛,同時也反映了樹木的本性和人生的無常。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古木少直枝,
其下多曲影。
豈不愛高陰,
奈此性所秉。
千重葉薈翳,
誰愿憩日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古木的陰涼景象為主題,通過對古木的形態和性質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高大的樹木所提供的陰涼之處的喜愛。作者感嘆古木少有筆直的枝干,而更多的是彎曲的倩影,這種景象使得樹下的陰涼更加濃郁。作者問道,難道不是每個人都喜愛這樣的高大樹木所帶來的陰涼嗎?然而,盡管古木提供了清涼之所,但它們的本性卻使得人們難以長久地棲身其中。古木的樹葉層層疊疊,形成了茂密的蔭蔽,但誰又能愿意在這里長久停留呢?
整首詩詞通過對古木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陰涼清涼的向往和喜愛,同時也借古木的性質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古木的枝干彎曲多變,樹葉繁茂交織,象征著人生的曲折和多變,而人們往往難以長久停留在一處舒適的環境中。這種情感上的共鳴與人們對自然景物的感悟相結合,給人以思考和思索的空間。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古木的陰涼景象,通過對樹木的形態和性質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清涼的向往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禪意和哲理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