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民樂 / 作者:梅堯臣 |
歲晚場功畢,野老相經過。
有酒自斟酌,適意同笑歌。
大兒緝牛衣,小兒護雞窠。
囷廩見余積,息戍靡負戈。
林間落熟果,屋里鳴寒梭。
會待朔雪時,狐兔生罝羅。
飫鮮持作臘,贈乏不言他。
是非了莫問,此理當何如。
|
|
和民樂解釋: 《和民樂》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晚場功畢,
野老相經過。
有酒自斟酌,
適意同笑歌。
大兒緝牛衣,
小兒護雞窠。
囷廩見余積,
息戍靡負戈。
林間落熟果,
屋里鳴寒梭。
會待朔雪時,
狐兔生罝羅。
飫鮮持作臘,
贈乏不言他。
是非了莫問,
此理當何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平凡而幸福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滿足。詩中通過描繪農村的景象和人物來表達對自然和家庭的贊美,以及對簡樸生活的頌揚。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歲末的田園景象。詩的開頭寫道,農忙之后,野老們相互擦肩而過,他們自斟自酌,隨意地歡笑唱歌,展現了田園生活的寧靜和快樂。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大兒子縫制牛衣,小兒子守護雞窩,展現了家庭成員各司其職的和諧畫面。然后,詩人提到倉庫里堆積的豐收,軍隊解散歸田,再次強調了平安和安定的局面。
接著,詩人描繪了林中成熟的果實和屋里傳來的織布機聲,生動地刻畫了寧靜的田園景象。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期待著初雪時節,狐兔也會生出毛茸茸的羅網,展現了自然界的美妙變化。
最后兩句“飫鮮持作臘,贈乏不言他。是非了莫問,此理當何如。”表達了對物質富足和互助精神的贊美,以及對紛擾塵世的冷漠態度。詩人呼吁人們不要去計較是非得失,而應該相互贈予,共享美好。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田園生活的美好和平靜,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和對和諧社會的渴望。詩意深邃,語言簡練,給人以寧靜、舒適和向往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