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五秋香亭 / 作者:梅堯臣 |
高軒盛叢菊,可以泛綠樽。
余甘自同薺,忘憂寧用萱。
有木皆剝實,何草不陳根。
獨此冒霜艷,芬郁滿中園。
|
|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五秋香亭解釋: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五秋香亭》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樓上盛開著一叢叢的菊花,可用來盛放綠色的酒杯。
我甘愿像同薺一樣謙遜,忘卻憂愁,寧愿使用萱草。
所有的樹木都結滿了果實,為什么草葉不扎根生長呢?
唯有這片花園中的花朵冒著霜寒,散發出芬芳,充滿了園中的氣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秋天的景色為主題,通過婉約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情感。詩人以高樓為視角,描述了盛開的菊花景象,菊花如此繁盛,可以用來盛放綠色的酒杯,展示了秋天的繁華和豐收之景。
接著,詩人以自謙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甘愿像同薺一樣謙遜的心情,同薺是一種普通而謙遜的野草,詩人愿意放下憂愁,心境寧靜如萱草。這種態度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豁達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
接下來,詩人使用對比的手法,提問為什么所有的樹木都結滿了果實,唯有草葉不扎根生長。這種對比凸顯了秋天的豐收和萬物成熟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人生中不同的境遇和命運的差異。
最后兩句描述了孤立在花園中的一朵花,這朵花冒著霜寒,仍然艷麗動人,散發著芬芳的氣息。這種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堅韌不拔的贊賞和對生命力的謳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身堅強意志和積極向上的態度的映射。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基礎,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詩人內心情感的交融,表達了對秋天豐收和生命力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積極向上、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