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蠶槌 / 作者:梅堯臣 |
三月將掃蠶,蠶妾具其器。
丘植先{左扌右得去彳}括,辟室亦涂塈。
眾材疏以成,多薄所得寄。
拾老歸簇時,應無慚棄置。
|
|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蠶槌解釋: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蠶槌》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月將掃蠶,
蠶妾具其器。
丘植先左扌右得去彳括,
辟室亦涂塈。
眾材疏以成,
多薄所得寄。
拾老歸簇時,
應無慚棄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蠶桑的景象和蠶絲的加工過程。詩人在三月即將開始進行蠶養和收蠶的時候,準備好了蠶養的工具。他修整了蠶床,用泥巴涂抹蠶舍。在這個過程中,他使用了各種材料來建造蠶床,但得到的材料多半是薄弱的。當他采摘老蠶回到家時,他不應該對自己的收獲感到慚愧或丟棄。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蠶桑的過程和詩人的心境。詩人通過描寫蠶桑的細節,展示了他對蠶絲事業的投入和對工作的認真態度。蠶桑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農業生產活動之一,蠶絲也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經濟產品之一。詩人將這一過程與自己的生活經歷結合起來,表達了他對這項工作的珍視和對自己努力的肯定。詩人在最后一句表達了他對自己勞動成果的自豪和對自己的價值的肯定,他認為自己的勞動是有意義的,不應該感到慚愧或丟棄。
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直接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蠶桑工作的熱愛和對勞動價值的認同。這種樸素的表達方式使詩詞更加質樸和真實,反映了宋代社會中勞動者的心態和生活狀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蠶桑的細節,將勞動者的智慧和努力融入到詩歌中,展示了勞動的美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