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丹山洞 / 作者:梅堯臣 |
山無鳳皇飛,洞有仙人跡。
蝙蝠大如鴉,莓苔遍上屐。
自慚無道骨,安問緣云客。
|
|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丹山洞解釋: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丹山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中沒有鳳凰飛翔,
洞里卻有仙人的足跡。
蝙蝠大如烏鴉,
莓苔長滿小木屐。
自愧沒有高尚的品德,
我問仙人來自何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丹山洞的景致,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觀察和感悟。
詩中的"山無鳳皇飛"表示山中沒有鳳凰這種神鳥在飛翔,鳳凰作為祥瑞的象征,寓意著吉祥和美好。這句表達了山中的景色并沒有出現令人陶醉的美景,也許是因為鳳凰只存在于傳說之中,這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感慨,他認為自己的所見所感并不與眾不同。
而"洞有仙人跡"則描繪了洞穴中仙人曾經停留過的痕跡,給人一種神秘和超凡的感覺。仙人象征著超脫塵世的存在,其足跡更加突顯了洞穴的神奇和不凡。
接下來的兩句"蝙蝠大如鴉,莓苔遍上屐"描繪了洞穴中的景象。蝙蝠大如烏鴉,顯示了洞穴內部的寬闊和深邃,也給人一種陰暗神秘的感覺。莓苔遍滿小木屐,說明洞穴內的地面生滿了莓苔,增加了一種原始而野趣的氛圍。
最后兩句"自慚無道骨,安問緣云客"表達了詩人自愧道德不高尚,感慨自己無法達到仙人的境界。他向仙人詢問來自何方,既是對仙人的景仰和向往,也是詩人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和自省。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洞的景致,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觀察和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仙境和高尚境界的向往與自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