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衡山福嚴長老 / 作者:梅堯臣 |
衡山幾千里,聞在湘川側。
云霞不可到,峰壑無由識。
方丈開其間,青松隱寒色。
飛鴻尚莫過,況寄雙鳧翼。
|
|
寄衡山福嚴長老解釋: 《寄衡山福嚴長老》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衡山千里外,聽聞在湘川旁。
云霞難以抵達,山峰峽谷難以辨識。
方丈廬開啟,青松隱現寒色。
飛鴻都不曾飛越,更何況寄雙鳧之翼。
詩意:
這首詩以寄托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福嚴長老的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衡山的壯麗景色和福嚴長老居住的地方,衡山被描繪為遠離湘川的地方,云霧繚繞,山峰峽谷隱約可見。方丈廬敞開著,青松綠意盎然,但飛鴻都未曾越過山峰,更何況傳遞雙鳧之翼。這里的飛鴻和雙鳧象征著福嚴長老,詩人表達了對長老的遠思和寄托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衡山的壯麗景色和福嚴長老的住處,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長老的思念之情。衡山被描繪得神秘而遙遠,云霧彌漫,山峰峽谷難以辨識。方丈廬中的青松隱現出寒色,給人以清涼的感覺。詩人通過對飛鴻和雙鳧的比喻,表達了長老的高尚品質和超凡境界,認為即使飛鴻都無法越過山峰,更何況傳遞雙鳧之翼,暗示了長老的卓越地位和難以企及的境界。整首詩意境深遠,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福嚴長老的敬慕之情,展現了宋代文人對山水禪宗的崇敬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