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岳州孫屯田 / 作者:梅堯臣 |
從來洞庭好,都在岳陽樓。
明月一千里,寒光三萬秋。
年華有時盡,風物不知休。
太守憐予句,應如沈隱侯。
|
|
寄岳州孫屯田解釋: 《寄岳州孫屯田》是宋代梅堯臣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來洞庭好,都在岳陽樓。
明月一千里,寒光三萬秋。
年華有時盡,風物不知休。
太守憐予句,應如沈隱侯。
詩意:
這首詩以洞庭湖、岳陽樓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中展示了湖光山色的美麗和壯麗,以及明月的皎潔和秋天的涼爽。詩人感慨光陰易逝,歲月如梭,而自然界的風景卻不知疲倦,永恒不變。最后,詩人希望太守能夠欣賞他的詩句,就像當年的沈隱侯一樣賞識才華。
賞析:
這首詩以洞庭湖和岳陽樓為背景,展現了梅堯臣對自然景色的深深喜愛。洞庭湖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贊其美麗壯觀之處,詩中的"洞庭好"表達了詩人的贊美之情。岳陽樓是湖畔的一座古建筑,它坐落在山上,俯瞰洞庭湖,可以觀賞到湖光山色的壯麗景色,詩中的"都在岳陽樓"則強調了這座樓的重要性。
詩中的"明月一千里,寒光三萬秋"描繪了皎潔明亮的明月,與秋天的寒冷氣息相得益彰。這兩句意味深長,既可以理解為明月的光輝能照亮千里,也可以聯想到作者對遠方的思念和對時間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年華有時盡,風物不知休"表達了時光逝去的無情和自然界的永恒。人的青春有限,時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逝,而自然界的景色卻不受時間的限制,永遠在變化和延續。這種對時間流逝的感嘆也體現了人們常有的對生命短暫和歲月無情的思考與感慨。
最后兩句"太守憐予句,應如沈隱侯"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詩作的希望和期待。詩人希望太守能夠欣賞他的詩句,就像當年的沈隱侯一樣賞識才華。這里的太守指的是岳州的地方官員,而沈隱侯則是指南宋時期文學家沈括,他是岳州的守臣,也是梅堯臣的榜樣和楷模。通過這兩句話,詩人表達了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傳世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優美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美的感慨和對才華的自信。詩中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恒久不變,以及人類對光陰易逝的感嘆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詩人希望自己的才華能夠得到太守的賞識,成為像沈隱侯一樣受人尊重和傳世的文人。整首詩意典雅,言簡意賅,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自然和藝術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