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十一日下昭亭舟中 / 作者:梅堯臣 |
平生山野性,坐臥愛流水。
適從昭亭來,興自明河起。
小舟浮輕槎,身入星辰里。
飲牛誰家郎,照鬢誰家子。
隔岸心相望,翻然洲鵲喜。
灘頭磷磷石,欲贈畏指毀。
留取自支機,成都無卜士。
|
|
九月十一日下昭亭舟中解釋: 《九月十一日下昭亭舟中》是梅堯臣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山野性,坐臥愛流水。
適從昭亭來,興自明河起。
小舟浮輕槎,身入星辰里。
飲牛誰家郎,照鬢誰家子。
隔岸心相望,翻然洲鵲喜。
灘頭磷磷石,欲贈畏指毀。
留取自支機,成都無卜士。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梅堯臣對自然山野和流水的鐘愛之情。他在九月十一日,乘船從昭亭出發,情感從明河中涌動而來。小舟輕輕地漂浮在水面上,作者的身體仿佛融入星辰之中。他喝酒的牛和照顧他鬢發的人是誰,不得而知。作者與對岸隔著一段距離,彼此心靈相望,洲上的喜鵲似乎也因此而歡喜。岸邊有一塊閃爍的石頭,作者想要送給心儀之人,但擔心指甲會將其損毀。最后,作者希望能留住這份自由自在的心境,即使在成都也找不到與他有相同境遇的卜士。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作者內心感受,展現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作者以山野和流水作為自己平生的樂趣,坐臥之間都沉浸在其中。詩中的小舟和明河象征著作者的心靈與大自然的融洽,使得作者得以超脫塵世的束縛。飲牛和照顧鬢發的人則是詩中的一種隱喻,暗示了作者的家人或至親。盡管心靈相望的距離隔著岸邊,但洲上的喜鵲給予了一種歡樂和希望的氛圍。灘頭的石頭象征著紀念和心意,作者希望將其贈予心儀之人,但害怕自己的指甲會損壞這份紀念。最后,作者思念成都,表示在那里找不到與他有相同境遇的卜士,可能是指沒有人能夠理解和分享他的心境。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的交織展示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親情和紀念的思念之情。通過細膩而含蓄的描寫,尤其是運用隱喻和象征手法,梅堯臣成功地創造了一種清新、寧靜而略帶憂傷的意境,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