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脯 / 作者:梅堯臣 |
畋獵得封獸,割鮮為腶修。
易甘非愛日,不敗任經秋。
可用資賓豆,何妨鄙薦{左月右肅}。
考之新月錄,美脆勝庖牛。
|
|
臘脯解釋: 《臘脯》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畋獵得封獸,割鮮為腶修。
易甘非愛日,不敗任經秋。
可用資賓豆,何妨鄙薦{左月右肅}。
考之新月錄,美脆勝庖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狩獵過程中獲得獵物并加工成臘肉的心情。詩中描繪了作者對豐美食物的喜愛和對秋季的贊美,以及他對于美味臘肉的自豪和自信。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狩獵和加工臘肉的場景,展示了作者對美食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在第一句中,"畋獵得封獸,割鮮為腶修",描述了作者在狩獵中獲得了珍貴的野味,將其加工成美味的臘肉。這里的"腶修"指的是將肉割成薄片晾曬制成臘肉。
接著,作者表達了對美食的喜歡,并強調了秋季作為收獲的季節。"易甘非愛日,不敗任經秋"這句話意味著作者認為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食物的美味使人心情舒暢。
在第三句中,作者提到了"資賓豆",這是一種傳統的輔助作物,用于制作臘肉時的調料。他以自嘲的口吻說,即使他向別人推薦這種調料,也不會受到重視。"何妨鄙薦{左月右肅}"中的"左月右肅"是作者進行夸張和戲謔的手法,表達了他的自嘲情緒。
最后兩句"考之新月錄,美脆勝庖牛"中,作者自豪地說,他制作的臘肉比宮廷中的美食還要美味且鮮脆。"新月錄"指的是一個記錄美味佳肴的冊子,表明作者自信自己的制作技藝超過了宮廷的廚師。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狩獵和加工臘肉的情景,展現了作者對美食的熱愛和對秋季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手藝的自豪和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