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水西寺東峰亭九詠·棲煙鳥 / 作者:梅堯臣 |
斑斑遠林鳥,極目波煙中。
各識時早暮,不忘巢西東。
推物得真意,吾將效陶公。
|
|
擬水西寺東峰亭九詠·棲煙鳥解釋: 《擬水西寺東峰亭九詠·棲煙鳥》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斑斑遠林鳥,極目波煙中。
各識時早暮,不忘巢西東。
推物得真意,吾將效陶公。
詩意:
這首詩以觀察棲息在煙霧中的鳥類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中萬物生命的關注和思考。詩人觀察到遙遠的樹林中有斑斑點點的鳥兒,它們在煙霧彌漫的景象中若隱若現。這些鳥兒能夠準確地識別時辰的早晚,不忘記它們的巢穴位置,始終牢記西東方向。詩人希望能夠通過觀察動物的行為,尋找到真實的意義,并表示自己將效仿中國古代文學家陶淵明的精神,以追求真理和自然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描繪了鳥兒在煙霧中的棲息情景,通過觀察鳥兒的行為,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和思索。詩中的"斑斑遠林鳥"形容了樹林中零散分布的鳥兒,它們在波狀的煙霧中若隱若現,給人以迷離的感覺。"各識時早暮,不忘巢西東"表明這些鳥兒具備識別時刻和方向的能力,它們始終記得它們的巢穴所在,展現了一種對生存環境的適應和記憶力的品質。
詩的最后兩句"推物得真意,吾將效陶公"表達了詩人通過觀察自然界中的生物,尋找到真實和智慧的愿望。詩人表示自己將借鑒古代文學家陶淵明的精神,效仿他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以此來追尋真理和美好的境界。
整首詩通過對鳥兒的觀察和思考,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詩人對自然界中萬物生命的關注,以及對真理和美好的追求,寄托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