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雉 / 作者:蘇軾 |
雄雉曳修尾,驚飛向日斜。
空中紛格斗,彩羽落如花。
喧呼勇不顧,投網誰復嗟。
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
烹煎雜雞鶩,爪距漫槎牙。
誰知化為蜃,海上落飛鴉。
|
|
食雉解釋:
《食雉》是蘇軾寫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一場捕捉雉的情景,并通過對雉的描述,抒發了對美食的向往和對世事變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雄雉曳修尾,驚飛向日斜。
空中紛格斗,彩羽落如花。
喧呼勇不顧,投網誰復嗟。
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
烹煎雜雞鶩,爪距漫槎牙。
誰知化為蜃,海上落飛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雄雉的捕捉情景,展現了蘇軾對美食的向往和對世事變幻的感慨。首先,詩人描述了雄雉在地面上行走時拖著長長的尾巴,突然受到驚嚇,向著夕陽的方向飛去。這一景象使人感受到了野性的力量和雄壯的氣息。接著,詩人描繪了空中的格斗場面,彩羽飄落如花瓣般美麗,展現了壯麗的景象。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表達了對捕捉雄雉的追逐和喊聲的描寫,強調了捕捉者的勇氣和決心。然而,最后兩句詩中,蘇軾轉換了視角,用一種意象化的方式表達了對雄雉的遭遇和對世事變幻的思考。他提到用百錢可以得到一雙美味的雉腳,暗示了對美食的向往。然而,他接著描述了烹煎雜雞鶩的過程,以及其爪距和牙齒的形象,似乎在暗示食物的殘酷和變幻無常。
最后兩句詩中的意象更加隱晦,將雄雉比喻為蜃和落飛的烏鴉,通過這種變幻的描寫,表達了對世事無常和不可捉摸的思考。整首詩以描繪雄雉捕捉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力量,又表達了對美食和世事變幻的深沉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