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蚯蚓 / 作者:梅堯臣 |
蚯蚓在泥穴,出縮常似盈。
龍蟠亦以蟠,龍鳴亦以鳴。
自謂與龍比,恨不頭角生。
螻蟈似相助,草根無停聲。
聒亂我不寐,每夕但欲明。
天地且容畜,憎惡唯人情。
|
|
蚯蚓解釋: 《蚯蚓》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描繪了蚯蚓在泥穴中的生活狀態,以及它們與其他生物的比較和自我感受。
詩中描述了蚯蚓在泥穴中蜷縮著,常常看起來像是充滿了泥土。與此同時,詩人將蚯蚓與龍進行了比較,認為蚯蚓雖然自稱與龍相比,但卻遺憾自己沒有龍的頭角。詩人還提到了螻蟈,認為它們似乎在為蚯蚓助威,而草根則沒有停止歌唱。這些聲音擾亂了詩人的睡眠,每個夜晚他都渴望著明亮的天明。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蚯蚓的觀察和思考。蚯蚓在泥土中默默耕耘,雖然與龍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它們仍然有自己的存在和價值。詩人通過蚯蚓的形象,表達了對平凡生命的贊美和思考。他認為天地寬容萬物,只有人類的情感是令人厭惡的。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蚯蚓在泥穴,出縮常似盈。
龍蟠亦以蟠,龍鳴亦以鳴。
自謂與龍比,恨不頭角生。
螻蟈似相助,草根無停聲。
聒亂我不寐,每夕但欲明。
天地且容畜,憎惡唯人情。
希望這個分析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首詩詞的意境和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