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可教僧歸越 / 作者:梅堯臣 |
萬事厭尋常,羨慕每不足。
居南多北思,在遠慚近俗。
既來橘變枳,但見空條綠。
氣味誰復論,孤根逼巖曲。
|
|
送可教僧歸越解釋: 《送可教僧歸越》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事厭尋常,羨慕每不足。
居南多北思,在遠慚近俗。
既來橘變枳,但見空條綠。
氣味誰復論,孤根逼巖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厭倦和對不足之物的羨慕。詩人居住在南方,卻常常思念北方,感到自己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地方受到了近鄉(xiāng)情怯的束縛。詩中提到了橘子變成了枳子,只看到了空殼變綠,卻無法品味其中的氣味。最后一句表達了孤根逼近巖石的曲折困境,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困頓。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生活的感慨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迷茫。詩人對平凡生活的厭倦和對不足之物的羨慕,反映了他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詩中的南北思念和遠近之別,折射出詩人內心的彷徨和迷失。橘子變成枳子的比喻,揭示了詩人對生活中變化和失去的感受,以及對表面現象和真實本質的思考。最后一句孤根逼近巖石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困頓,以及他在現實生活中的掙扎和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