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潘供奉承勛 / 作者:梅堯臣 |
與君跡熟情已親,欲將行邁聊感人。
舉酒不能效時俗,半醉苦語資立身。
長大實好帶弓劍,何不往助清邊塵。
門戟雖高豈自有,當思乃祖為功臣。
所宜踴躍發(fā)奇策,嘉名定體庶得真。
儻以斯言作狂說,乘肥食脆任青春。
|
|
送潘供奉承勛解釋: 《送潘供奉承勛》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與君跡熟情已親,
欲將行邁聊感人。
舉酒不能效時俗,
半醉苦語資立身。
長大實好帶弓劍,
何不往助清邊塵。
門戟雖高豈自有,
當思乃祖為功臣。
所宜踴躍發(fā)奇策,
嘉名定體庶得真。
儻以斯言作狂說,
乘肥食脆任青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梅堯臣對潘供奉承勛的送別之情。詩人與潘供奉承勛交情深厚,對他的離去感到感慨萬分。詩人舉起酒杯,但他不愿效仿時俗,只是半醉之時,苦口婆心地勸告潘供奉承勛要有立身之道。詩人認為潘供奉承勛年長而且擅長駕馭弓箭和劍術(shù),為何不去邊疆助戰(zhàn),為國家清除邊患呢?詩人提醒潘供奉承勛,雖然門閥地位高貴,但應該銘記祖先為國家立下的功勛。詩人鼓勵潘供奉承勛積極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提出奇策,以獲得美名和真正的成就。最后,詩人表示如果能以這樣的言辭瘋狂地說服潘供奉承勛,那么他就可以充分享受富足的生活,任意揮霍青春。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之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潘供奉承勛的深情厚意和對他未來的期望。詩人通過對潘供奉承勛的勸告,展示了自己對忠誠、勇敢和為國家盡職盡責的價值觀。詩中的對比和反問,凸顯了詩人對潘供奉承勛的期望和對他未來選擇的思考。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潘供奉承勛的真摯情感和對國家的關(guān)切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