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簽判張秘丞赴秀州 / 作者:梅堯臣 |
江燕歸時君亦歸,燕巢未暖君還去。
去去溪邊楊柳多,正值清明欲飛絮。
競折贈行何所益,時當長養傷嘉樹。
不如舉酒對青山,酒罷移舟須薄暮。
嘉禾主人余久知,跡冗不擬強攀附。
黨或無忘問姓名,為言懶拙皆如故。
|
|
送簽判張秘丞赴秀州解釋: 《送簽判張秘丞赴秀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燕歸時君亦歸,
燕巢未暖君還去。
去去溪邊楊柳多,
正值清明欲飛絮。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簽判張秘丞前往秀州的情景。詩人以江燕歸巢為比喻,表達了詩人與張秘丞的離別之情。詩中提到的燕巢未暖,意味著春天剛剛開始,而張秘丞就要離開。溪邊的楊柳已經長滿了綠葉,正值清明時節,楊柳上的絮要飛舞起來。
競折贈行何所益,
時當長養傷嘉樹。
不如舉酒對青山,
酒罷移舟須薄暮。
詩人認為送別時贈送的禮物并不能帶來實際的益處,更好的方式是舉起酒杯,與青山對飲。詩人建議張秘丞在酒宴結束后,趁著黃昏時分移舟離去。
嘉禾主人余久知,
跡冗不擬強攀附。
黨或無忘問姓名,
為言懶拙皆如故。
詩人自稱嘉禾主人,表示自己與張秘丞相識已久。然而,詩人并不愿意過分追隨張秘丞,因為他認為自己的行蹤繁忙,不適合強行附和。詩人還提到,有些人可能會忘記他的名字,但他并不介意,因為他仍然保持著懶散和拙笨的本性。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自己的獨立態度。詩人以自然景物和飲酒作為表達情感的方式,展示了他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