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通州通判刁國博 / 作者:梅堯臣 |
古郡見郎山,海云遮一半。
陽烏出滄波,光彩臨硯桉。
小吏抱牘來,磨墨為點竄。
豈以島嶼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專斷。
是恐繆其才,民勞乃生亂。
辛勤雖然多,魚蟹莫和筭。
夜月上蓬瀛,偷閑舉杯看。
因行計較足,少別休興嘆。
|
|
送通州通判刁國博解釋: 《送通州通判刁國博》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郡見郎山,海云遮一半。
陽烏出滄波,光彩臨硯桉。
小吏抱牘來,磨墨為點竄。
豈以島嶼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專斷。
是恐繆其才,民勞乃生亂。
辛勤雖然多,魚蟹莫和筭。
夜月上蓬瀛,偷閑舉杯看。
因行計較足,少別休興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通州通判刁國博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官員的期望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繪了遠古的山岳景色,但海云遮住了一半的美景,這可以被視為對現實世界的隱喻。陽烏出現在波濤之上,照亮了硯臺,這里可以理解為陽光照耀下的官員,為文化和文明帶來光彩。
接下來,小吏抱著文書前來,磨墨點竄文字,這是對官員職責的描繪。作者認為,作為島嶼上的人,面對百事的繁雜,很難做到完美。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朝廷官員的期望。他認為,朝廷應該讓官員通守各地,而不是讓他們專斷地掌控一地的事務。作者擔心,如果官員權力過大,可能會導致才能被誤用,人民會因此遭受困擾和混亂。
詩的結尾,作者提到了辛勤勞作的人們,但他們的努力卻無法預測魚蟹的運動。這里可以理解為,人們的努力和計劃并不能完全掌控命運的變化。
最后兩句,作者描述了夜晚月亮升起的景象,他偷得一些閑暇時間,舉起酒杯觀賞。這可以被視為對生活中短暫的喜悅時刻的珍視。然而,由于行程的安排,作者只能少有這樣的休憩,因此感嘆興味不多。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官員的職責,表達了對官員的期望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它呈現了作者對權力分配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對短暫喜悅時刻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