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渭州劉太保 / 作者:梅堯臣 |
月黑見旄頭,芒角漸西向。
八月邊草黃,胡人馬初壯。
無奈我兵雄,方為漢偏將。
嘗聞登壇人,亦未免得喪。
得為凱歌還,鐃鼓喧亭障。
千蹄使椎牛,百甕令設醠。
喪乃軍之羞,節制由處上。
進退從其呼,何能求必當。
二事非己專,愿思古挾纊。
|
|
送渭州劉太保解釋: 《送渭州劉太保》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月黑見旄頭,芒角漸西向。
在黑暗的夜晚,可以看見旗幟的飄揚,角上的芒刺逐漸指向西方。
八月邊草黃,胡人馬初壯。
八月時,邊境的草地已經變黃,胡人的馬兒正年輕壯健。
無奈我兵雄,方為漢偏將。
我軍雖然強大,但只是漢朝的一支偏將。
嘗聞登壇人,亦未免得喪。
曾聽說登上壇臺的人,也難免會遭受失敗。
得為凱歌還,鐃鼓喧亭障。
但愿能凱旋而歸,歡呼聲和鼓樂聲充斥在亭障之間。
千蹄使椎牛,百甕令設醠。
千匹馬蹄踏地如椎牛一般,百個酒壇被擺放在一旁。
喪乃軍之羞,節制由處上。
失敗是軍隊的恥辱,軍紀應由上級嚴加控制。
進退從其呼,何能求必當。
前進或后退都要聽從上級的命令,不能期望一定會成功。
二事非己專,愿思古挾纊。
兩件事情并非我個人所專長,希望能借鑒古人的經驗和智慧。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境戰事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和對軍隊命運的憂慮。詩中運用了夜晚、旗幟、馬匹等意象,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作者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對戰爭和軍隊命運的思考,并希望能從古人的智慧中尋找解決之道。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