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 / 作者:梅堯臣 |
依依堤邊柳,泛泛水中舟。
舟行無遠近,柳影不隨流。
東風欲粉絮,相逐江上頭。
正見鮆魚來,貫條尾修修。
使斫橫刀膾,便銷千里愁。
檣端燕暫語,即飛入高樓。
樓上饒客飲,共候風色柔。
明朝同掛帆,直過南徐州。
吳地多平湖,纜柂明鏡秋。
芙蕖拂雨舷,女艇花底謳。
不羨乘五馬,卻逢羅敷羞。
此官當此時,莫憶塵中游。
|
|
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解釋: 《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依依堤邊柳,泛泛水中舟。
舟行無遠近,柳影不隨流。
東風欲粉絮,相逐江上頭。
正見鮆魚來,貫條尾修修。
使斫橫刀膾,便銷千里愁。
檣端燕暫語,即飛入高樓。
樓上饒客飲,共候風色柔。
明朝同掛帆,直過南徐州。
吳地多平湖,纜柂明鏡秋。
芙蕖拂雨舷,女艇花底謳。
不羨乘五馬,卻逢羅敷羞。
此官當此時,莫憶塵中游。
中文譯文:
依依堤邊的柳樹,泛泛水中的小舟。
舟行無論遠近,柳影卻不隨水流動。
東風欲將柳絮染白,相隨在江面上飄蕩。
正好看見鮆魚游來,尾巴修長修長。
拿出橫刀將其宰殺,便消除千里的愁苦。
船頭的燕子暫時停下歌唱,然后飛入高樓之中。
樓上的客人們暢飲,一同等待柔和的風景。
明天早晨一起掛上帆,直接駛過南徐州。
吳地有許多平靜的湖泊,纜索和船篷在明亮的秋天里閃耀。
芙蕖輕拂雨中的舷邊,女子的船只在花朵下歌唱。
不羨搭乘五匹良馬,卻遇到了羅敷的羞怯。
這個官職正適合此時,不要再懷念塵世的游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景色和情感。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堤邊的柳樹和水中的小舟,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深情追憶。舟行無論遠近,柳影卻不隨水流動,展現了柳樹的堅韌和獨立性格。東風吹來,柳絮飄蕩,與江面上的景色相互輝映,給人以溫馨和寧靜的感受。
詩中出現的鮆魚象征著吉祥和幸福,而橫刀膾則代表著消除煩惱和憂愁。這種對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樓上的客人們共同期待明天的旅行,展現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吳地的平靜湖泊和明亮的秋天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芙蕖拂雨舷,女艇花底謳,表達了女子船只的婉約和柔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態度。不羨搭乘五匹良馬,卻遇到了羅敷的羞怯,表明詩人不追求物質的奢華,而是珍惜眼前的美好。詩的結尾呼應了開頭的景色描寫,強調了此官職正適合此時,不要再懷念塵世的游蕩,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滿足和珍惜。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滿足。同時,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給人以溫馨、寧靜和美好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