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尉氏縣阮籍嘯堂 / 作者:梅堯臣 |
古城多瘦棘,莽莽連荒臺。
不見長嘯人,黃土空崔嵬。
北顧蓬池上,枯廢生蒿萊。
當時思大梁,還望已徘徊。
今我復懷昔,豈不傷且哀。
鳥呼有遺響,英靈同土灰。
|
|
尉氏縣阮籍嘯堂解釋: 《尉氏縣阮籍嘯堂》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城多瘦棘,莽莽連荒臺。
不見長嘯人,黃土空崔嵬。
北顧蓬池上,枯廢生蒿萊。
當時思大梁,還望已徘徊。
今我復懷昔,豈不傷且哀。
鳥呼有遺響,英靈同土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尉氏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詩中描述了古城的荒涼景象,城墻上長滿了瘦弱的荊棘,荒蕪的臺地連綿不絕。沒有人發(fā)出長嘯聲,只有黃土空曠地屹立。北望時,只見一片荒蕪,草木枯萎。回憶起當年對大梁的思念,如今卻只能徘徊于回憶之中。現(xiàn)在的作者再次懷念過去,不禁感到傷感和悲哀。鳥兒的叫聲還在回蕩,但英靈們早已歸于塵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尉氏縣的景象,通過對古城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古城的荒涼與當年的繁華進行對比,突顯了時光的流轉(zhuǎn)和歲月的更迭。詩人通過描繪荒蕪的景象和寥寥無幾的人煙,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之情,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哀嘆。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