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資政挽詞二首 / 作者:梅堯臣 |
天下文章老,為公地底銘。
平生懷道德,鋪寫若丹青。
蒲市一朝罷,洛人皆淚零。
嗟嗟廟堂貴,今以柏為庭。
|
|
吳資政挽詞二首解釋: 《吳資政挽詞二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下文章老,為公地底銘。
平生懷道德,鋪寫若丹青。
蒲市一朝罷,洛人皆淚零。
嗟嗟廟堂貴,今以柏為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吳資政的挽詞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吳資政的卓越才華和高尚品德,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之情。詩中提到了吳資政的文章才華,將其比喻為天下文章的典范,將其名字銘刻在公共場所,以示永恒。詩人還表達了對吳資政道德修養的贊美,將其道德追求比作丹青繪畫,意味著他的品德高尚如藝術品一般。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吳資政去世后,蒲市(指吳資政的官職)一片哀悼之情,洛人(指洛陽人)無不流淚。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廟堂貴族的感慨,以柏樹作為庭院的象征,暗示了吳資政的高尚地位和永恒的價值。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吳資政的深深懷念和對他高尚品德的贊美。詩人通過對吳資政才華和道德的贊美,展現了他對吳資政的崇敬之情。詩中運用了比喻手法,將吳資政的文章才華比作天下文章的典范,將他的道德修養比作丹青繪畫,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他的贊美之情。詩的后半部分則通過描寫蒲市一朝罷、洛人皆淚零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吳資政的哀悼之情。最后兩句則以柏樹作為象征,表達了對廟堂貴族的感慨,暗示了吳資政的高尚地位和永恒的價值。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梅堯臣對吳資政的敬仰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