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韻和李察推留別 / 作者:梅堯臣 |
我學猶肥腱,一食輒易厭。
君何以名虛,每來車馬淹。
經術素所淺,道義安得漸。
獨有寒苦吟,可與前古兼。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窮閻。
愁鳴無好音,亟別空顧瞻。
詩言留彼美,欲和慚無鹽。
短兵當長戈,焉得不盡殲。
又如握枯蒿,逆風乘烈炎。
膏肓靡自療,誰復望針砭。
|
|
依韻和李察推留別解釋: 《依韻和李察推留別》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學猶肥腱,一食輒易厭。
雖然我學問淵博,但是一旦得到滿足,就容易感到厭倦。
君何以名虛,每來車馬淹。
你為何自稱虛名,每次來訪總是被繁忙的車馬所耽擱。
經術素所淺,道義安得漸。
我的學問雖然淺薄,但是道義之理如何能夠逐漸增長。
獨有寒苦吟,可與前古兼。
唯有在寒苦中吟詠,才能與前代的偉大詩人相媲美。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窮閻。
如今我懷抱著悲哀和憂愁,疲憊不堪地居住在貧窮的地方。
愁鳴無好音,亟別空顧瞻。
憂愁的呼聲沒有美好的音樂,急切地告別,空空地回望。
詩言留彼美,欲和慚無鹽。
詩詞中留下了對他人美好的贊美,但我卻感到自己的作品平淡無味。
短兵當長戈,焉得不盡殲。
面對長兵的攻擊,如何能夠不被徹底擊敗。
又如握枯蒿,逆風乘烈炎。
就像握住干枯的蒿草,在逆風中乘坐烈炎。
膏肓靡自療,誰復望針砭。
身體的傷痛無法自行治愈,又有誰能期望到針砭的醫治。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學問淺薄、生活困苦的憂愁和無奈之情。他感到自己的詩詞平淡無味,無法與前代偉大的詩人相媲美。同時,他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命運的無奈。整首詩詞以自嘲和悲涼的語調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