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躬詩 / 作者:梅堯臣 |
所稟介且拙,嘗恥朋比為。
皎皎三十年,半語曾未欺。
身微德不著,尚使人見疑。
省己當自責,實負圣相知。
圣相雖明察,不假束蘊辭。
扣言已可罪,引去豈非宜。
|
|
責躬詩解釋: 《責躬詩》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責躬詩
所稟介且拙,嘗恥朋比為。
皎皎三十年,半語曾未欺。
身微德不著,尚使人見疑。
省己當自責,實負圣相知。
圣相雖明察,不假束蘊辭。
扣言已可罪,引去豈非宜。
中文譯文:
責躬的詩
我天生愚拙,常常羞于與人相比。
三十年來,我從未說過半句謊言。
雖然我身份微賤,德行不顯,卻讓人產生懷疑。
我應該自責省察,實際上辜負了明智的人的期望。
明智的人雖然能洞察一切,但并不需要華麗辭藻。
我扣住言辭已經足以犯罪,引用他人的話豈非不宜。
詩意和賞析:
《責躬詩》表達了作者梅堯臣對自身的反思和自責之情。他自稱愚拙,不敢與他人相比,但他堅持了三十年的誠實,從未說過半句謊言。盡管他的身份微賤,德行不顯,卻讓人產生懷疑。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反省自己的行為,實際上辜負了那些明智的人對他的期望。
詩中提到的"圣相"指的是明智的人,他們能夠洞察一切,不需要華麗辭藻來掩飾真相。作者認為自己扣住言辭已經足以犯罪,引用他人的話豈非不宜。這表明作者對于言辭的使用非常謹慎,不愿意濫用他人的言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自責和對誠實的堅持。通過對自身的反思,作者呼吁人們應該省察自己的行為,不要濫用言辭,保持誠實和謙遜。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世的道德教誨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