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 作者:梅堯臣 |
昔我陽夏公,嘗茲同郡治。
政余作東園,草木尚有意。
豈不務安養,斯民歌樂易。
是時有賢才,鄉舉堪皇器。
今方居冢廬,試質當時事。
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墬。
|
|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解釋: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我曾任陽夏公,曾在同郡治理。政務告一段落后,我在東園中種植草木,仍然有所用心。難道不是為了安撫百姓,使他們能夠輕松地歌唱和享受樂趣嗎?那個時候有很多有才華的人,他們在鄉里被選拔出來,有望成為皇帝的重要官員。如今我住在這個墓廬中,試圖檢驗當時的事務。我希望你能思考過去的人,保持他們的文雅風范,不至于失去。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梅堯臣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他曾在陽夏公的職位上為同郡人民服務,政務告一段落后,他在東園中種植草木,體現了他對安撫百姓、創造美好生活的用心。他也提到了那個時候有很多有才華的人,他們被選拔出來有望成為重要官員,這暗示了他對時代的期望和對人才的珍視。然而,如今他已經住在墓廬中,試圖檢驗過去的事務,這表達了他對現實的思考和對過去的懷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展現了梅堯臣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境遇的思考。他在詩中表達了對過去工作的熱愛和對百姓福祉的關心,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去人才的贊美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中的東園和墓廬形象生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凸顯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