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王君石遺包虎二軸 / 作者:梅堯臣 |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畫虎通神明。
凡為一虎不知價,鉅公貴士珍其名。
死來年深搜索盡,何意好事識尤精。
丹楓映坡茅葉白,雌者將乳雄坡行。
細毛出肉不見跡,相顧猛氣都如生。
忽聞持遺非素望,窮民展玩忘愁嬰。
奇哉真是老包筆,世間空有黃金籯。
因思前歲韓公子,亦贈尺紙圖生獰。
傍題小子乃包鼎,此時偶得已可驚。
借問吾鄉與天下,二包之美誰能并。
|
|
答王君石遺包虎二軸解釋: 《答王君石遺包虎二軸》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包拯和王君石兩位文人畫家合作創作的一幅畫作,畫中描繪了一只神奇的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包說岳岳生鼎,
二人畫虎通神明。
凡為一虎不知價,
鉅公貴士珍其名。
死來年深搜索盡,
何意好事識尤精。
丹楓映坡茅葉白,
雌者將乳雄坡行。
細毛出肉不見跡,
相顧猛氣都如生。
忽聞持遺非素望,
窮民展玩忘愁嬰。
奇哉真是老包筆,
世間空有黃金籯。
因思前歲韓公子,
亦贈尺紙圖生獰。
傍題小子乃包鼎,
此時偶得已可驚。
借問吾鄉與天下,
二包之美誰能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包拯和王君石兩位文人畫家合作創作的一幅畫作為主題,表達了對他們的畫技和藝術成就的贊美。詩中描述了畫作中的虎,虎被描繪得栩栩如生,神態威猛。詩人對這幅畫作的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詩中提到了包拯和王君石的名字,他們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畫家。詩人稱贊他們的畫技高超,將一只虎畫得栩栩如生,令人難以置信。詩人還提到了畫作中虎的細節,如細毛、肌肉等,表現了畫家的精湛技藝。
詩人在贊美畫作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包拯和王君石的敬佩之情。他們不僅在藝術上有卓越的成就,還關注窮苦百姓的生活,將畫作展示給他們觀賞,帶給他們忘卻憂愁的愉悅。
整首詩詞通過對畫作和畫家的贊美,展現了包拯和王君石在藝術上的卓越才華和高尚品德。詩人以此來探討他們的美學價值和社會地位,提出了一個問題:在他們的家鄉和整個世界中,還有誰能與他們的美并駕齊驅呢?這是對包拯和王君石的極高評價,也是對他們藝術成就的肯定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