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四日雪 / 作者:梅堯臣 |
前日春風初擺條,昨夜雪飛深一尺。
北帝及臘不行令,東皇發煦遭爾厄。
侵時奪氣四時錯,欲問上天何不責。
天高地厚語難通,俛首下土徒叩額。
或言莫信難可聞,鶴鳴至微猶不隔。
休問天,問顏跖。
休看花,看壟麥。
|
|
二月四日雪解釋: 《二月四日雪》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二月四日的大雪景象,并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命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前日春風初擺條,
昨夜雪飛深一尺。
北帝及臘不行令,
東皇發煦遭爾厄。
侵時奪氣四時錯,
欲問上天何不責。
天高地厚語難通,
俛首下土徒叩額。
或言莫信難可聞,
鶴鳴至微猶不隔。
休問天,問顏跖。
休看花,看壟麥。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風初吹、大雪紛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幻莫測的敬畏之情。詩中提到北帝和臘,指的是冬天的寒冷和嚴寒,而東皇則代表春天的溫暖和希望。作者觀察到春風和大雪的交替,感嘆時間的流轉和四季更迭,同時也對自然界的規律和人生的命運產生了思考。
詩中的"侵時奪氣四時錯"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不可逆轉和人生的無常感到困惑。他想詢問上天為何不對這種錯亂負責。然而,作者認識到天高地厚,人與天之間的溝通并不容易,只能俯首下土,默默地反思自己的命運。
詩的最后兩句"或言莫信難可聞,鶴鳴至微猶不隔"表達了作者對于真理的追求和對于聲音的微弱但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的思考。他呼吁人們不要輕易相信傳聞,而要像鶴鳴一樣微弱但堅定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整首詩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命運的感慨,同時也呼喚人們要勇敢追求真理,發出自己的聲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