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日臥疾恭上人來過不及見因以詩答 / 作者:梅堯臣 |
溪上秋霧多,溪居曉寒入。
呼吸遂生痾,嘔泄不下粒。
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濕。
久從吳土居,氣候非所襲。
伏枕欲經旬,冠帶拈已澀。
女奚特扣關,問疾提山笠。
我非金粟身,寄謝何暇揖。
屈性茲不能,他時冀來及。
|
|
和日臥疾恭上人來過不及見因以詩答解釋: 《和日臥疾恭上人來過不及見因以詩答》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上秋霧多,溪居曉寒入。
在溪上,秋天的霧氣濃厚,住在溪邊的居所,清晨的寒氣侵入。
呼吸遂生痾,嘔泄不下粒。
呼吸之間病痛隨之而來,胃部不適無法消化食物。
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濕。
長期居住在江南地區,大多數地方潮濕低洼。
久從吳土居,氣候非所襲。
長期居住在吳地,氣候與自身不相適應。
伏枕欲經旬,冠帶拈已澀。
躺在枕頭上已經快要十天了,戴帽系帶都感到困難。
女奚特扣關,問疾提山笠。
女子為何特意敲門,詢問病情,提起山笠(一種遮陽帽)。
我非金粟身,寄謝何暇揖。
我并非身份顯貴,無法奉承致謝。
屈性茲不能,他時冀來及。
因為屈服于疾病,無法前來拜訪,但希望將來還有機會。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梅堯臣在疾病中的困境和無奈。他身處江南地區,潮濕的氣候對他的健康產生了不利影響。他在病榻上度過了很長時間,感到身體的不適和疲憊。一位女子特意前來探望他,詢問他的病情,但他并沒有能力回應她的關切。最后,他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希望,希望將來還有機會與這位女子見面。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身體狀況和環境,表達了他在疾病中的孤獨和無助,以及對未來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