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 作者:梅堯臣 |
窮冬勁臘已過半,曉雪先春何處來。
豈應全資南畝麥,多應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許野童掃,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問兔園同賦客,相如居右最為才。
|
|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解釋: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窮冬勁臘已過半,
曉雪先春何處來。
豈應全資南畝麥,
多應不分北枝梅。
這首詩詞描繪了十二月十七日的雪景。作者以冬天已過半、春天即將到來的時節為背景,表達了對雪的贊美和對春天的期待。
詩中的第一句“窮冬勁臘已過半”意味著嚴寒的冬天已經過去了一半,暗示著春天的臨近。第二句“曉雪先春何處來”表達了作者對雪花的驚嘆,雪花的降臨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接下來的兩句“豈應全資南畝麥,多應不分北枝梅”則表達了作者對雪的期待和希望。作者認為南方的麥田應該全都是雪覆蓋,而北方的梅樹應該都開滿了花朵,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雪的美麗和春天的氣息。
最后兩句“庭中未許野童掃,林下唯愁狂吹摧。莫問兔園同賦客,相如居右最為才”則表達了作者對雪景的珍惜和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作者不愿讓庭院中的野童掃雪,因為他希望保留雪的美麗;而林下的風卻讓他感到憂愁,因為風會摧毀雪的美景。最后兩句則是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作者自比兔園同賦的客人,將自己與相如相比,認為自己在文學才華上更勝一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雪景,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對文學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