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云外庵 / 作者:梅堯臣 |
山僧好寂靜,入云恨不深。
峰間一雨昏,林表孤燈沉。
往來有猿狖,呼嘯自成音。
|
|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云外庵解釋: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云外庵》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僧喜歡寧靜,進入云中卻感到遺憾不深入。山峰之間一場雨使天色昏暗,林中孤燈黯然沉寂。往來的猿狖發(fā)出呼嘯聲,成為自然的音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僧的心境和對自然的感受。山僧喜歡寧靜,但他進入云中后感到遺憾,因為他無法深入云霧之中,無法達到更高的境界。一場雨使得山峰之間的景色變得昏暗,林中的孤燈也因此黯然失色。然而,盡管如此,山中的猿狖仍然自由自在地呼嘯著,它們的聲音成為了山中的一種音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僧的心境和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山僧喜歡寧靜,但他對云霧的遺憾表明他對更高境界的追求。雨使得山峰之間的景色變得昏暗,林中的孤燈沉寂,這種景象傳達出一種寂靜和孤寂的氛圍。然而,猿狖的呼嘯聲卻打破了這種寂靜,它們自由自在地在山中穿梭,成為了一種自然的音樂。這種對自由的描繪,可能是作者對自身境遇的反思,也可能是對人生追求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山僧心境和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自由和追求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