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楊秘校得糟粕 / 作者:梅堯臣 |
食魚何必食河魴,自有詩人比興長。
淮浦霜鱗更腴美,誰憐按酒敵庖羊。
|
|
和楊秘校得糟粕解釋: 《和楊秘校得糟粕》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食物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獨特見解和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食魚何必食河魴,
自有詩人比興長。
淮浦霜鱗更腴美,
誰憐按酒敵庖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食物為隱喻,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看法。詩中的“食魚”和“食河魴”代表了一般人所追求的尋常之物,而“詩人比興長”則表明詩人認為詩歌創作可以超越尋常,具有更高的境界和價值。
接著,詩人以“淮浦霜鱗”來比喻詩歌的美妙之處。霜鱗是指魚身上覆蓋的霜狀鱗片,這里用來形容詩歌的華美和精致。詩人認為,詩歌的美麗勝過一般的食物,更加令人陶醉。
最后兩句“誰憐按酒敵庖羊”,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創作的無奈和不被理解的感受。按酒敵庖羊是指用酒來對抗宰殺的羊,意味著詩人的創作被人們忽視或者不被理解。詩人感嘆,誰會真正欣賞他的詩歌,理解他的創作的艱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食物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獨特見解和對于自己創作的無奈。詩人認為詩歌具有超越尋常的力量和美麗,但卻常常被人們忽視或者不被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