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難 / 作者:梅堯臣 |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老農實惡之,豈共時稼捐。
管蔡與盜跖,同氣詎能遷。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賢。
賢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
|
農難解釋: 《農難》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詞描述了農民在困境中的艱難處境,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農民遭受的苦難的思考和呼吁。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老農實惡之,豈共時稼捐。
管蔡與盜跖,同氣詎能遷。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賢。
賢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民的困境,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農民遭受的苦難的關切。詩中提到了稂莠(指雜草)和嘉禾(指良種的稻谷),暗喻了社會中的賢良和庸碌之人共享同一片土地。老農對這種不公感到憤怒,他們不愿意與時稼(指莊稼)共同分田。詩中還提到了管蔡和盜跖,這是歷史上的兩個貪官和惡人的名字,暗示了社會的腐敗和不公。詩人通過引用周公和柳惠的名字,表達了對賢能的向往和對社會正義的期望。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那些能夠辨別取舍的明智人的贊美,暗示了在困境中應該有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這首詩詞通過對農民困境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農民遭受的苦難的思考和呼吁。它呈現了作者對社會正義和賢能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對腐敗和不公的批判。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農民遭受困境的同情和對社會公平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