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七令 / 作者:白居易 |
詩,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惟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
|
一七令解釋:
《一七令·詩》是唐代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亮的月夜,落花飄零。它既能增添歡笑,也能傷感別離。調弄著清脆的金石之音,吟唱著苦楚的鬼神之悲。天下眾人都只能理解我所愛之物,唯有你理解世間的真實。自從我離開都尉的職位,便離開蘇州,現(xiàn)在我又要告別司空,離開這里。
詩意:
《一七令·詩》描繪了一個明月當空、花落飄零的夜晚。詩人通過表達月夜的美麗和落花的離別,表達了歡愉和憂傷交織的情感。他用清脆的琴音表達了金石之間的怨恨,用悲愴的吟唱表達了鬼神的哀傷。詩中也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思緒,他認為只有他所愛之物才能被天下眾人理解,而唯有君知世間的真實。最后,詩人以自己離開都尉職位、告別蘇州,即將再次離開司空的經歷作為詩的結尾。
賞析:
《一七令·詩》以唐代詩人白居易獨特的筆觸和情感表達,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于美與離別的深刻感悟。詩中運用了對月夜和落花的描繪,通過景物的變化來表達人情的起伏。明亮的月夜和飄落的花瓣相互烘托,既增添了歡笑的氣氛,又勾起了別離的憂傷。詩人通過調弄琴音來表達內心的怨恨,吟唱悲愴的旋律來表達鬼神的哀傷,展示了他豐富的感情世界和對音樂的理解。詩人在表達自己獨特情感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于世俗之外、真實之中的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的感受,以及他不斷離開的旅程,給人以深思。整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情感和思索的畫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