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鮑都官錢塘通判 / 作者:梅堯臣 |
文鰩游西海,夕飛向吳洲。
朱鱉生明月,淵潛未可求。
由來有變化,何能計沉浮。
君子蹈出處,誰能等隅陬。
臨水賦二者,相送無離憂。
|
|
送鮑都官錢塘通判解釋: 《送鮑都官錢塘通判》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文鰩游西海,夕飛向吳洲。
朱鱉生明月,淵潛未可求。
由來有變化,何能計沉浮。
君子蹈出處,誰能等隅陬。
臨水賦二者,相送無離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送別鮑都官錢塘通判的場景。詩人以文鰩(一種魚)游弋于西海,夜晚飛翔至吳洲。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紅色的鱉在深淵中悄然潛游,無法被人尋覓。詩人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世事的變幻無常,人生的起伏不定。他認為君子應該超越局限,不被境遇所困,而是要勇往直前。最后,詩人以水邊的賦詩相送,表達了對鮑都官的祝福,沒有離別的憂傷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文鰩、明月和淵潛的形象,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文鰩游弋于西海,象征著人生中的起伏和往來。夜晚的明月和深淵中的紅鱉,分別代表著光明和深沉的一面,暗示了人生中的喜悅和困惑。詩人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對人生變化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感慨。
詩中的“由來有變化,何能計沉浮”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幻的認識。他認為人生充滿了變化,無法預測和計算,因此不能過于執(zhí)著于沉浮的起伏。他呼吁君子應該超越境遇,不被困難所阻撓,勇往直前。
最后兩句“君子蹈出處,誰能等隅陬。臨水賦二者,相送無離憂”,表達了詩人對鮑都官的送別之情。他以水邊的賦詩相送,表達了對鮑都官的祝福,并且表示送別時沒有過多的憂傷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變化的思考和對君子風范的贊美。同時,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他對世事的洞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