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滕寺丞歸蘇州 / 作者:梅堯臣 |
驅車入蜀時,有弟母不往。
留婦侍母傍,以子囑婦養。
昨得閶門書,婦子死泉壤。
此心那得安,棄官提轡鞅。
東馳三千里,鬻馬求吳槳。
吳槳速如飛,歸來拜堂上。
堂前去時樹,已覺枝條長。
豈無懷抱感,為壽酌春醠。
|
|
送滕寺丞歸蘇州解釋: 《送滕寺丞歸蘇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驅車入蜀時,因弟弟和母親不愿同行,而留下妻子侍奉母親,并囑咐妻子好好照顧孩子。最近收到了來自蘇州的家書,卻得知妻子已經去世,埋葬在泉壤之中。詩人的內心無法平靜,于是他放棄了官職,提起韁繩,駕車東馳三千里,去吳地購買槳子。槳子迅速如飛,詩人歸來后,立即拜堂祭祀。在離開時,他注意到家前的樹木已經長出新枝。詩人感嘆自己的內心無法平靜,為了慶祝生命的延續,他決定舉行壽宴,飲用春天釀造的美酒。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行程和家庭變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人放棄了官職,選擇離開家鄉,體現了他對家庭的責任和對妻子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槳子象征著回歸家庭的希望和渴望,而家前的樹木的新枝則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希望的重生。整首詩詞以悲痛和希望交織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家庭和生命的珍視,以及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懷念之情。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驅車入蜀時,有弟母不往。
留婦侍母傍,以子囑婦養。
昨得閶門書,婦子死泉壤。
此心那得安,棄官提轡鞅。
東馳三千里,鬻馬求吳槳。
吳槳速如飛,歸來拜堂上。
堂前去時樹,已覺枝條長。
豈無懷抱感,為壽酌春醠。
希望這個分析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首詩詞的意境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