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廨後木芙蓉 / 作者:梅堯臣 |
托根地雖卑,凌霜花亦茂。
物稟固不遷,人情自為陋。
幸與時菊開,誰嗟發孤秀。
楚人搴木末,已見離騷就。
|
|
廨後木芙蓉解釋: 《廨後木芙蓉》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自然與人情的對比,以及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托根地雖卑,凌霜花亦茂。
盡管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木芙蓉依然能在嚴寒的霜凍中茂盛。
物稟固不遷,人情自為陋。
自然界的事物有其固定的屬性,而人情卻常常顯得狹隘。
幸與時菊開,誰嗟發孤秀。
幸運的是,與時俱進的菊花開放,誰會嗟嘆自己的孤獨與獨特呢。
楚人搴木末,已見離騷就。
楚地的人們采摘木芙蓉的花朵,已經能夠領略到離騷的情感。
這首詩詞通過對木芙蓉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和人情的思考。盡管木芙蓉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卻能在嚴寒的冬季中茂盛,這象征著生命的頑強和堅韌。與此同時,作者也通過對人情的描繪,暗示了人們常常受限于狹隘的思維和境遇。然而,作者在最后兩句中提到了時菊的開放,以及楚地人采摘木芙蓉的情景,這表達了一種希望和對美好的追求。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與人情的對比,以及對離騷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