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韻和許發運游泗州草堂寺之什 / 作者:梅堯臣 |
入寺豈緣齋,阮公方詠懷。
心將超紫府,手欲拍洪崖。
云霧波初凈,塵埃監已揩。
但能傾玉醑,不假列金釵。
遠客歸空速,千檣密自挨。
醒論時事正,醉戴野巾喎。
風俗通吳楚,清渾見汴淮。
遙知香剎外,獨與賞心諧。
|
|
依韻和許發運游泗州草堂寺之什解釋: 《依韻和許發運游泗州草堂寺之什》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入寺豈緣齋,阮公方詠懷。
我來到寺廟,不僅僅是為了吃齋飯,而是為了表達我內心的感慨。
心將超紫府,手欲拍洪崖。
我的心靈渴望超越塵世的繁華,我渴望用手掌拍打洪崖,表達我對世俗的不滿。
云霧波初凈,塵埃監已揩。
云霧漸漸散去,水波漸漸平靜,塵埃也已被清除。
但能傾玉醑,不假列金釵。
雖然我無法享受貴族的生活,但我仍然能夠品嘗到美酒,不需要借助珍貴的金飾。
遠客歸空速,千檣密自挨。
遠方的客人匆匆歸來,千帆密密麻麻地靠近。
醒論時事正,醉戴野巾喎。
清醒地討論時事的重要性,醉酒時戴上草帽,表達我對自由自在的向往。
風俗通吳楚,清渾見汴淮。
風俗習慣融合了吳楚地區的特色,清澈與渾濁的河水在汴淮交匯處得以見證。
遙知香剎外,獨與賞心諧。
遠遠地我就知道香火旺盛的寺廟外面,我獨自與我的內心享受和諧。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繁華的不滿,渴望超越塵世的追求,以及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寺廟的景象和自然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清凈、自由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學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