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夏病間 / 作者:白居易 |
我生來幾時?萬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間,非憂即有疾。
老去慮漸息,年來病初愈。
忽喜身與心,泰然兩無苦。
況茲孟夏月,清和好時節。
微風吹夾衣,不寒復不熱。
移榻樹陰下,竟日何所為。
或飲一甌茗,或吟兩句詩。
內無憂患迫,外無職役羈。
此日不自適,何時是適時?
|
|
首夏病間解釋:
《首夏病間》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生來幾時?萬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間,非憂即有疾。
老去慮漸息,年來病初愈。
忽喜身與心,泰然兩無苦。
況茲孟夏月,清和好時節。
微風吹夾衣,不寒復不熱。
移榻樹陰下,竟日何所為。
或飲一甌茗,或吟兩句詩。
內無憂患迫,外無職役羈。
此日不自適,何時是適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時間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思考。他提問自己從何時開始生活,意指人生的起點難以確定。他感覺自己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時常憂慮或受病痛困擾。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他的憂慮逐漸減少,病痛也初步康復。他突然發現,身體和心靈都感到快樂,達到了無苦無憂的境地。此時正值仲夏,天氣宜人,微風吹拂著他的衣衫,既不冷也不熱。他移榻到樹蔭下,整日無所事事。或者喝一碗茗茶,或者吟詠幾句詩。內心沒有內憂外患的困擾,外界也沒有職責和羈絆。然而,他自問這種自在的日子何時才能持久,何時才是最適合的時機?
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自問自答的方式,生動地描繪了他對人生、時間和自身感受的思考。通過反問句的形式,他表達了對人生起點的迷惑和歲月流逝的無常感。他描述了自己從憂慮和疾病中逐漸解脫出來,感受到身心的喜悅和平靜。夏季的美好時光、宜人的氣候和舒適的環境都為他提供了自在的生活場景。他移榻于樹蔭下,度過寧靜而自由的一天,通過品茗和吟詠詩篇,進一步加強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感。詩中的自問令人深思,作者希望能夠延續這種無憂無慮的狀態,卻又疑慮未來的時機何時才能到來。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白居易對時間和自身境遇的感悟,讀來令人心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