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三石筍 / 作者:梅堯臣 |
削出青山根,峭立碧玉圭。
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
不為盤中蔬,豈與煙茁薺。
|
|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三石筍解釋: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三石筍》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削出青山根,
峭立碧玉圭。
不作湘竹老,
不染帝子啼。
不為盤中蔬,
豈與煙茁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東園中的一根石筍。詩人通過形容這根石筍的特點,表達了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的結合。詩中所描述的石筍高聳入云,宛如碧玉一般,與周圍的青山相映成趣。它不像湘竹那樣老朽,也不會被帝子的啼聲所染污。它不是普通的盤中蔬菜,而是與煙霧和茁壯的薺菜相比較,更具有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石筍的描繪,展示了梅堯臣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他通過對石筍的形象描寫,將其與青山、碧玉等美好事物相聯(lián)系,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詩人通過對石筍的比喻,抒發(fā)了對人文之美的思考。他將石筍與湘竹、帝子的啼聲以及盤中蔬菜進行對比,強調了石筍的獨特價值和純潔性。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梅堯臣對自然與人文之美的獨到見解,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