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淮南轉運魏兵部游濠上莊生臺 / 作者:梅堯臣 |
周當戰國時,何為守靜正。
干戈既日尋,仁義固不競。
天下皆跖徒,寧知圣為圣。
是將萬物齊,不顧千金聘。
所以忘形骸,所以保性命。
安能小仲尼,豈不識世病。
我從魏公來,訪古停烏榜。
聊識賢者心,吁嗟一長詠。
|
|
陪淮南轉運魏兵部游濠上莊生臺解釋: 《陪淮南轉運魏兵部游濠上莊生臺》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陪伴淮南轉運魏兵部游濠上莊生臺,
在戰國時期,周公何為守持正道。
戰爭的武器日復一日地尋找,
仁義卻無法競爭。
天下的人都是浮躁的,
誰能知道圣人是真正的圣人。
他將萬物都視為平等,
不顧千金的招攬。
這樣才能忘卻自己的形體,
這樣才能保全性命。
小仲尼怎能明白,
世間的疾苦呢。
我從魏公那里來,
尋訪古代的停泊之地。
只是為了了解賢者的心意,
唉嘆之余,長篇吟詠一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周公為引子,表達了對戰爭和人性的思考。詩中提到戰爭的無休止和人們對權力的追逐,與仁義相比,顯得微不足道。詩人認為,真正的圣人應該超越物質的誘惑,將萬物看作平等,不為金錢所動。通過忘卻自我,保全性命,詩人呼喚小仲尼(指孔子)應該認識到世間的病態。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賢者心意的探尋,對古代智慧的向往和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戰爭、人性和智慧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于和平、仁義和智慧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具表現力和思考性。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引發讀者對于人性和智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