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理稼 / 作者:梅堯臣 |
稂莠日已長,匆匆芟薙初。
來時露沾屩,歸去月侵鋤。
一腹餒猶甚,百骸勤有余。
吾無力耕苦,謬讀古人書。
|
|
觀理稼解釋: 《觀理稼》是一首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農民辛勤勞作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農民辛苦勞作的敬意和自己無力從事農耕的無奈之情。
詩中的第一句“稂莠日已長,匆匆芟薙初”描述了莊稼長勢茂盛,但農民們匆忙開始除草的場景。這里的“稂莠”指的是雜草,而“芟薙”則是指除去雜草的意思。
接下來的兩句“來時露沾屩,歸去月侵鋤”描繪了農民在清晨出門勞作時,鞋子上沾滿了露水;而在傍晚歸來時,月光照耀下農民的鋤頭上沾滿了露水。這些細節描寫增強了詩中的真實感和生動感。
詩的下半部分“一腹餒猶甚,百骸勤有余。吾無力耕苦,謬讀古人書”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無力從事農耕勞作的無奈之情。作者感到自己的肚子饑餓,而身體卻仍然疲憊不堪。最后兩句表明作者無法勝任農耕的辛苦勞作,只能安慰自己通過閱讀古人的書籍來尋求慰藉。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民的辛勤勞作和作者自身的無力感,表達了對農民的敬意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它展現了農耕生活的艱辛和農民對生活的堅守,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對古人智慧的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