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水西寺東峰亭九詠·幽徑石 / 作者:梅堯臣 |
緣溪去欲遠,磊砢忽礙行。
旁臨側身險,下忽寒流聲。
幽客慣來往,同此猿鳥情。
|
|
擬水西寺東峰亭九詠·幽徑石解釋: 《擬水西寺東峰亭九詠·幽徑石》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徑石
緣溪去欲遠,
磊砢忽礙行。
旁臨側身險,
下忽寒流聲。
幽客慣來往,
同此猿鳥情。
中文譯文:
沿著溪流前行,欲望將我帶向遠方,
崎嶇的石頭突然阻擋了前進的步伐。
旁邊的路邊,身體側身而行,充滿了危險,
下方傳來寒冷的流水聲。
習慣了在這幽靜之地往來的游客,
與這里的猿猴和鳥兒有著相同的情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一條幽靜的小徑為主題,通過描述行走者在這條小徑上的經歷,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中的"緣溪去欲遠"表達了行走者沿著溪流前行的愿望,渴望遠離塵囂,追尋更遠的目標。"磊砢忽礙行"描繪了小徑上崎嶇不平的石頭,意味著行走者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和阻礙。
"旁臨側身險,下忽寒流聲"描述了行走者在小徑上行走時的危險和寒冷的流水聲,給人一種環境險惡的感覺。這種環境的描繪可能是對現實生活中困難和挑戰的隱喻。
最后兩句"幽客慣來往,同此猿鳥情"表達了行走者對這個幽靜之地的熟悉和喜愛,與這里的自然環境產生了共鳴。這里的"幽客"指的是經常來到這里的游客,他們與周圍的猿猴和鳥兒有著相同的情感和體驗。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環境和行走者的經歷,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它提醒人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和挑戰,但也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