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祥寺賞牡丹 / 作者:蘇軾 |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
|
吉祥寺賞牡丹解釋:
《吉祥寺賞牡丹》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老簪花不自羞,
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
十里珠簾半上鉤。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蘇軾在吉祥寺賞牡丹的情景和自我反思。詩中,蘇軾自嘲年老卻依然戴著花朵,表現出他對年齡的無所羞恥。與之對應的是花朵,它們應該害羞地盛開在年輕人的頭上,而不是老人。當蘇軾醉醺醺地回家時,被他扶著回家的路人可能會嘲笑他。最后兩句表達了十里之外珠簾垂掛的景象,暗示了詩中情感的高潮。
賞析:
這首詩以婉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年老的自嘲和對社會傳統觀念的挑戰。蘇軾以自己戴花的行為,暗示了他不受年齡限制的態度,表達了自己不愿隨波逐流的精神。他批判傳統觀念,認為花應該盛開在年輕人的頭上,而不是老人。這種反叛的精神展示了蘇軾對自由和個性的追求。
詩的最后兩句運用了意象手法,描繪了十里之外的珠簾景象。珠簾被部分掛起,形成了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這種意象暗示了情感的高潮,使整首詩達到了一種巧妙的藝術效果。
總體而言,《吉祥寺賞牡丹》通過對自嘲和社會觀念的挑戰,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思想和個性。同時,詩中運用了意象描寫和隱喻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形象,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