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密學赴亳州 / 作者:梅堯臣 |
倦輸關內粟,遂請潁川符。
治績可稱最,士民將以蘇。
譙都君命重,苦縣祖風殊。
仙檜留陰在,甘棠即化敷。
行舟通遠水,候騎溢長衢。
他日人懷望,煙云自滿湖。
|
|
送李密學赴亳州解釋: 《送李密學赴亳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梅堯臣送別李密前往亳州學習的情景,并表達了對李密的贊賞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倦輸關內粟,遂請潁川符。
疲憊地輸送關內的糧食,于是請求潁川的符節(指李密)。
治績可稱最,士民將以蘇。
治理成績可稱最佳,士人和百姓將會受益。
譙都君命重,苦縣祖風殊。
譙都君(指李密)的使命重要,苦縣的祖風與眾不同。
仙檜留陰在,甘棠即化敷。
仙檜樹留下陰涼,甘棠花即刻綻放。
行舟通遠水,候騎溢長衢。
乘船穿越遙遠的水域,候騎(指李密)溢出長衢(指長街)。
他日人懷望,煙云自滿湖。
將來人們會懷念,煙云自然彌漫在湖面上。
這首詩詞表達了梅堯臣對李密的贊賞和祝福之情。梅堯臣認為李密在治理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對士人和百姓都有益處。他將李密比作譙都君,認為他的使命非常重要,而苦縣的祖風也與眾不同。詩中描繪了仙檜樹的陰涼和甘棠花的綻放,表達了美好的景象。最后,詩人預言了將來人們對李密的懷念,煙云彌漫在湖面上,象征著李密的功績將流傳千古。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寓意深遠的意象,展現了梅堯臣對李密的敬佩和對他未來的期望。同時,詩中也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美感和意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贊美之情和美好的祝福,展示了梅堯臣對李密的深厚情感和對他未來發展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