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遂州 / 作者:梅堯臣 |
華省名郎意若西,相如橋柱舊曾題。
已將符節為邦守,不畏關山入馬蹄。
千里過秦看素滻,三年還蜀度青泥。
里門錦綬何為樂,外奉嚴君內阿{上彌下女}。
|
|
送張遂州解釋: 《送張遂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華省名郎意若西,
相如橋柱舊曾題。
已將符節為邦守,
不畏關山入馬蹄。
千里過秦看素滻,
三年還蜀度青泥。
里門錦綬何為樂,
外奉嚴君內阿{上彌下女}。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別張遂州的情景。張遂州是一個在朝廷中有名望的官員,他的心意向往西方。相如橋柱是指相如的《離騷》中的名句“橋彼橋兮,于彼維橋兮”,詩人曾在橋柱上題字。張遂州已經接受了國家的重任,擔任守邦之責,他不畏懼關山險阻,毅然踏上了馬蹄。他千里跋涉經過秦地,看到了素滻的美景,三年后又回到了蜀地,度過了青泥山水的艱辛。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張遂州的祝福和贊美,他問道:在官場的錦繡和榮耀之中,何為快樂?在外面奉行嚴正的君命,內心卻要順從謙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張遂州的送別場景,展現了他的志向和品質。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張遂州的敬佩和祝福。詩中的關山、馬蹄、秦地、蜀地等形象描繪,給人以壯志豪情和歷險奮進的感覺。最后兩句則反映了官場的虛榮和內心的矛盾,表達了對張遂州的深切思考和理解。整首詩詞意境高遠,語言簡練,展示了梅堯臣的才華和對人物形象的把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