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言送王無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歸建昌 / 作者:梅堯臣 |
白袍來,黃綬回。
來跨騫驢回跨馬,麻源三谷桂花開。
江都作尉入風埃,主人劉向西京才。
心如明月無不照,恐君已到還鸞臺。
|
|
雜言送王無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歸建昌解釋: 《雜言送王無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歸建昌》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袍來,黃綬回。
這里描述了王無咎的身份和經歷。他穿著白色的袍子來到這里,代表他已經通過了科舉考試,獲得了功名。而黃色的綬帶則象征著他的身份地位。
來跨騫驢回跨馬,麻源三谷桂花開。
這兩句描繪了王無咎的歸鄉之路。他來時騎著騫驢,回去時則騎著馬,顯示了他的身份地位的提升。麻源、三谷和桂花開放的描繪,表達了歸鄉時的喜悅和歡慶之情。
江都作尉入風埃,主人劉向西京才。
這兩句描述了王無咎被任命為江都尉的情景。他進入了江都,擔任了尉官的職位。而劉向則是他的主人,他是西京的才子,可能是王無咎的恩師或上司。
心如明月無不照,恐君已到還鸞臺。
這兩句表達了王無咎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他說自己的心就像明亮的月亮一樣,無論何處,都能照亮一切。他擔心朋友已經到達了還鸞臺的地方,而他自己還未能與朋友團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王無咎的經歷和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時,通過對歸鄉和官職的描繪,展現了宋代科舉制度對人們命運的影響,以及社會地位的變遷。整體上,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個人情感,又反映了時代背景,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
|